德国高端钢铁制造业(德国著名的钢铁厂)

发布时间:2024-08-31

德国钢铁工业发达的原因

1、这一地区的发展基础是丰富的煤炭资源、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和雄厚的科技力量。德国的矿产资源包括鲁尔区的硬煤、东部的褐煤和钾盐。尽管石油、铁矿石和有色金属主要依赖进口,但工业产品的一半以上依赖国际市场。农业方面,德国侧重于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的发展。新兴工业正在向南部慕尼黑、斯图加特等地区扩展。

2、主要是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,对早期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帮助很大,离铁矿近,便利的水陆交通,欧洲对钢铁需求量大,当地有大量劳动力且廉价,再加上鲁尔区位于德国的中心,水运陆运比较发达,便于铁矿石的运输,所以日益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钢铁业发达的鲁尔区。

3、德国钢铁工业, 因为鲁尔区是传统工业,最先开始集中的工业区,传统工业区最需要的是什么 煤铁矿,这是传统工业 到了后面鲁尔区开始工业结构调整 发展第三产业。 因为到了现代化,煤啊什么的污染大,不环保,而且现在有新能源了。

4、综上,优越的地理位置、广阔的市场、丰富的燃料资源是鲁尔区能够发展的原因。钢铁工业早期是原料和能源导向型,如今是市场和能源导向性。早期鲁尔区占据了能源这个优势,又有市场的附加条件,能发展起来实属必然。

5、这些资金帮助恢复了工农业的生产,稳定了金融,扩大了贸易,同时也促进了化工、工程、钢铁工业设备的更新。该计划还从美国引进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,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造血重生。到了1956年,西德利用这笔基金投资大100亿马克,大大缓解了资金缺乏的状况。

德国钢铁三巨头?

德国钢铁行业的三大巨头分别是西马克集团、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和乔治玛林公司。 西马克集团:这家在全球钢铁冶金领域享有盛誉的企业起源于1871年,由Carl Eberhard Weiss创立的一家锻造厂。该厂在1973年与成立于1901年的Eduard SchloeMann公司合并,成立了SchloeMann-Siemag AG,1980年简称为SMS。

德国钢铁的三巨头是:西马克、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、乔治玛林公司。德国西马克,这家在钢铁冶金行业家喻户晓的企业追溯其历史可到1871年由Carl Eberhard Weiss 创建的锻造厂。该锻造厂后来在1973年合并了一家1901年由Eduard SchloeMann成立的公司,成立为SchloeMann-Siemag AG,在1980年简称为SMS。

这三家冶金设备巨头各有所长,西马克的特点是轧钢设备,无论长的扁的圆的方的都是天下第一。奥钢联冶炼这一块做得很好。奥钢联起家就是搞钢铁冶炼的,其发源地Linz-Donaweiz,1952年奥钢联的冶炼厂的科学家发明了氧气转炉,并用地名首字母叫LD炉,这也是奥钢联对冶金工业进步的巨大贡献了。

纳粹的三巨头是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罪魁祸首、轴心国的三个头目——德国的希特勒、意大利的墨索里尼、日本的东条英机。其实,应该把日本的裕仁天皇也列为纳粹分子,但在二战结束后,在美国的特意庇护下,没有把裕仁天皇列入战犯名单,让他逃脱了制裁。

原联邦德国最大的钢铁厂

德国拥有世界级的大型钢铁集团,仅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(Thyssenkrupp Stahl AG)2006年德国本土的粗钢产量就达1550万吨,位列世界钢铁20强第12位。德国钢铁业呈现出较强的多头竞争态势,2006年前5强企业[iii][3]的年粗钢总产量就高达3840万吨,占行业全年总产量的836%。

年的两德统一是90年代国际上的大事件。两德统一之前,联邦德国,即西德经济总量仅次于美、日,坐稳第三把交椅。即将回国的民主德国,也就是东德,被视为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橱窗,80年代在世界工业国排第十。国际舆论普遍认为,两德统一,德国实力势必更加强大,有望实现对日本的反超。

杜伊斯堡,中世纪唯一商业城市,现为欧洲最大河港,以吞吐煤、铁矿石、石油、建筑材料等为主。载重8,000吨的船队可上溯莱茵河至此。重要铁路枢纽。全国主要钢铁工业中心,全国7个具有400万吨以上炼钢能力的钢铁厂中有5个在本市。

鲁尔区。鲁尔区,联邦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,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西部。通常以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,主体部分介于莱茵河及其东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,作东西向延伸,还包括周围边缘地带。

德国电视二台(ZDF),是德国最大的电视台,1961年由各州共同组建,总部设在美因兹,播放“第二套节目”。另外一些卫星电视节目如德国电视台的“1 PLUS”和私营电视台如“SAT 1”、“RTL”、“PRO 7”也拥有大量观众。